“五一”出游勿忘疫情防控 游景区逛展馆记得提前预约
“五一”假期临近,五一泉州准备了丰富的出游文旅活动,让市民和游客感受世遗泉州的勿忘独特魅力。需要提醒的疫情游景预约是,假期里,防控全市A级旅游景区实行预约入园,区逛景区每天按最大接待量的展馆75%限流,请游客提前预约,提前做好疫情防控,五一错峰游览。出游
公益讲解服务游客
“五一”期间,勿忘泉州推出不少文旅活动,疫情游景预约涵盖线上线下。防控
节日期间,区逛洛江区推出线上艺术课堂培训,展馆南安市博物馆将在线上举办“传承经典文化 品味文物之美”——南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展、“传承经典文化 品味文物之美”——南安市博物馆“网上淘保”系列展,泉州台商投资区有“爱上新区的十万个理由”线上推介活动。这些线上活动,让市民可足不出户就能感受泉州文博之美、欣赏非遗等艺术的魅力。
在千年古桥、世遗点洛阳桥,有洛江区文体旅游局组织的洛阳桥公益讲解服务活动,九日山景区也将有小讲解员义务讲解,南安的郑成功纪念馆也有“小状元讲解员带您游纪念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泉州各地屡屡推出公益讲解服务,得到了市民游客的认可和点赞。在各个世遗点及相关展馆,活跃着一群公益讲解志愿者,他们在提供免费讲解服务的同时,不忘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引导广大游客共同呵护古城风景。
景区严把游客旅居史
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五一”期间,泉州各A级旅游景区继续实行“限量、预约、错峰”的举措,每天预约容量不得超过景区日最大承载量的75%,且游客需要提前在线实名预约。
泉州A级旅游景区实现分时段预约功能,线上预约通道有:各大景区的微信公众号、海丝泉州文旅之声公众号(菜单栏第三栏智慧旅游云平台)、泉州市智慧旅游云平台小程序等。
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游客仍需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景区时出示“八闽健康码”、预约码。在入园、游览、休息、餐饮时请自觉保持间距,遵守公共秩序,加强自身防护。
需要注意的是,各A级景区暂不接待14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区)旅居史的游客;暂不接待14日内有已有病例报告但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旅居史的游客。来自国内涉疫省份的所有游客(散客)或14日内有外省涉疫省份旅居史的本省游客进入景区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展馆限流预约参观
“五一”假期,泉州各大博物馆对外开放,实行限流预约参观。如,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每日接待参观者数量不超过400人,当实时接待量达到限量100人,将采取限流措施,暂停人员入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实行全员实名预约参观机制(分时段),每天预约人数为3000人(9:00—13:00,1500人;13:00—16:30,1500人),额满为止。
泉州市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艺术馆、非遗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展馆的预约方式为关注各个馆的微信公众号,进入页面进行预约。
值得一提的是,游客入馆前,须主动出示预约信息、有效身份证、健康码绿码、行程卡、疫苗接种标识、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无异常后方可入馆。参观时,请全程佩戴口罩,在排队、安检、参观、休息时主动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聚集、不扎堆,文明有序参观。(泉州晚报记者 王金植)
相关文章

泉州市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9元 同比增长1.8%
上半年,泉州物价涨幅回落,泉州市辖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9元,同比增长1.8%。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2025-11-01
00940狂潮是歷史重演?全民利息飢渴症 投信大老:台灣人連高收益債都買爆|天下雜誌
散戶一窩蜂爆買00940、00939背後,是台灣長期低息環境,造就比國際還畸形的投資配置。從這波高股息ETF狂潮,看到市場發展失衡隱憂,台灣金融人才以後只會「代工」?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2025-11-01
标题:300平方米房子设计图描述:本文介绍了300平方米房子设计图的相关概念、知识和使用经验,包括房屋布局、功能区划分、室内设计等方面。关键字:300平方米房子设计图,房屋布局,功能区划分,室内设计正2025-11-01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工作25日正式启动。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额不超过10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6名,化学部15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9名,地学部15名,信息技术科学2025-11-01
客厅卧室隐形门装修效果图隐形门是一种装修设计中常见的元素,它能够将门与墙面融为一体,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整洁和美观。在客厅和卧室中使用隐形门,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还能增加隐私性。本文将介绍隐形门的相关概念2025-11-01
定额施肥是指根据耕地地力、作物需肥规律、目标产量、产品品质、生态环境等因素, 实施主要作物化肥投入控制在最高用量标准之内的制度,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2015年以来2025-11-01

最新评论